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64|回复: 13
收起左侧

[翻译讨论] 关于中英文化差异对赛斯资料的理解和翻译的影响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23

帖子

819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3-8-5 18: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马上注册,结识更多赛斯读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陌辞寒 于 2023-8-5 19:30 编辑

今天我试图重新从头看《个人实相的本质》,并分享其中我认为实用价值最高的部分,加上我的个人心得。

刚开始我就卡在一个单词上了:experience。这个词的汉语翻译可以是经验、经历和体验等等,那翻译成哪一个就是个问题。想了一会我也没确定一个最适合的翻译,就先继续往下看了,毕竟不管翻译成什么,都不会有太大的偏差。然后我继续看,有一个短语是“inner mind”,我又想把这个翻译成“内心”是否合适,进而想把“mind”翻译成“心智”合适吗?还是说翻译成“心”更好?

想到这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在概念划分上汉语区和英语区(甚至更广泛的地区)好像有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英语区好像特别讲究对事物的对立和划分,比如把我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把意识分成普通意识、潜意识、超意识等等。而汉语区的传统文化好像并不是很在意这种概念的划分,像道德经好像也没有把我拆分成多个不同的部分。现代汉语的很多概念其实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而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没必要像英语区那样非把一个事物切分得非常细,也能甚至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原理。就像赛斯说的,我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明确的分隔,赛斯只是为了迎合我们的习惯才使用各种概念。但赛斯用的是英语,所以他迎合的其实是英语区的习惯,也就是把事物拆得很细的习惯。这样对英语区的人来说肯定更容易理解,但对我们汉语区的读者来说,相当于绕了两个弯。第一个弯是由赛斯到英语,第二个弯是由英语到汉语。如果赛斯自己以汉语来说他的观点,那么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没必要为了迎合英语的习惯而对各种概念较真,尤其是花很多精力在把含义相近的英语词汇更精准地翻译成对应的汉语词汇上。相反,要利用汉语区文化的优势,把被英文概念拆得很散的赛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并,弄清楚赛斯想表达的东西(更有整体性),而不是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被各种英语词汇拆得很散)。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掉入错综复杂的概念陷阱,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更好地把握赛斯的观点,一举两得。

当然到目前为止这只是我的一个“突发奇想”,具体如何实施我还不是很明确,大家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我有一个初步的思路,可以说是一种弱概念化。比如在英文中,一个东西可以分成 a、b、c 三个部分,而在中文中很难找到三个词分别对应 a、b 和 c,那我们可以看看有没有一个词可以同时覆盖这三个部分,如果有(比如就叫 abc),那么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再继续细分。当赛斯提到 a 时,我们直接想 abc 就行,这个 a 相当于 abc 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侧重点。这样就相当于把已经被英语拆散的赛斯观点合并了一下,反而可能比原观点更容易理解。

举个具体例子,英语中表达和内心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mind、soul、psyche、spirit、mental。看到这些词,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犯愁如何翻译了。但也许完全没必要分别找出对应的中文词语,而是把这些概念当成一个整体(比如“心”的各个部分),赛斯再提到这些词时,我们只需要想到这个整体以及当前语境赛斯想强调这个整体的哪个侧重点。比如 soul 是一个宗教词语,它的侧重点就是心并不依赖身体,人死后身体没有了,心依然以它自己的形式存在。而 spirit 是一个灵性领域的用词,mental 可能更多地用在医学领域等等。甚至我们都不需要关注它的侧重点,就像英文中经常用“a man or a women”来表示“一个人”的含义,我们当然不用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或者理解成“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人”就好了。看到 mind、soul、psyche、spirit、mental 这些词时,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赛斯指的是“心”就能理解其观点了。

而且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英语中的概念都比汉语中的概念更细,也有反过来的情况。比如一个英文词语到中文这边会细分成多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开头我说的“experience”,这个词的含义是经验、经历、体验等等。可能翻译成哪一个都不完整,都只能表达原意的一部分。比如“经验”是人从经历中获得的收获,“经历”是一个人做事情的过程,“体验”则是一个人在做事情时的感受。这三个概念其实是一个完整部分的三个侧重点。所以我们在理解原文的时候没必要非对应到某一个汉语概念上。至于怎么翻译,我认为怎么翻译都有问题,只翻译成一个词会丢失内容,如果同时翻译成三个词,那理解难度要增加不少,很可能让读者陷入到概念的沼泽中。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四十不惑的春风 + 10 见解独特。很有参考价值
崔胜 + 10 见地独到,启迪心智!

查看全部评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81

帖子

1549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23-8-5 19: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崔胜 于 2023-8-5 19:28 编辑

哇,这种贴属于高级贴。许多赛斯学友连现有中文翻译的资料都还没有通读一遍,一般是不会深入考虑怎么翻译的问题。可见楼主已经深入阅读赛斯资料到一定程度了!

我支持楼主的想法:没必要像英语区那样非把一个事物切分得非常细。尤其在自己理解赛斯资料的时候,过于辨析词语的细节,会产生很多困惑。类似佛教说的一个词:文字障。


当然,对于致力于翻译的人员,或对文字有内在兴趣的人,我敬佩你们的专业精神,还是要注意“信、达、雅”
等综合标准的。


我个人更在乎是否把握住了某种精髓,我在生活种是否能够应用。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金币

初来乍到

Rank: 1

发表于 2023-8-8 08: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深以为然,如心所出。赛斯在《灵魂永生》说得很清楚——你是这本书的创作者,经由你自己。看到真正掌握精髓大步践行的人已经在晴空翱翔,另一部分依然埋头无边的文字沼泽。。。。。
收起回复
陌辞寒 2023-8-8 09:23
回复
是的。文字在促进人们之间交流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障碍。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和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2

帖子

67

金币

常驻坛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8-13 08: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这个对某些概念名词“不较真”的提法,很有意思。但我想就这一点,展开来,较真一下。

当我们通过思想去看这个世界的同时,往往,我们就已经停止了,如实地去体验生命,也停止了如实地去体验他人。

当我对你有了某个想法的时候,那个想法——实际上是我臆造出来的,我就因此,将你变成了一个想法。而实际上,已经是在贬低你了。

收起回复
braincells 2023-8-13 08:55
回复
所以,论坛回贴是什么鬼?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2

帖子

67

金币

常驻坛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8-13 09: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古往今来的真正诗人们,所创作的,也从来不是想法。

关于创作一首新诗歌,大诗人陆游曾经这样教育他想学写诗的小儿子“汝真欲学诗,须知工夫在'诗'外“。

放翁先生的诗,虽然还达不到像太白、东坡先生那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但他这句评语,却被历来诗词圈中人士所称是。

为什么?

为什么在翻译佛经时,执着于把“概念”分辨得清清楚楚的唐玄奘,他的唯识法门只传了三代就渐渐湮灭无人为继?
为什么没读过什么书的禅宗慧能,却能写出下里巴人也能理解的汉地《坛经》,并流传千年至今不熄为后人指月?

如果说把修行的阶梯顺序写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那就万事大吉,可以收工了,那为什么,西藏的宗喀巴写出《菩提道的次第大全》,六百年过去了,这本书还是只限于几万人的学习,而不是名闻全球,一统宗界?

“如实地去体验生命...”
“如实地去体验生命...”
“如实地去体验生命...”

收起回复
四十不惑的春风 2023-8-13 22:39
回复
多看英文,少看译文,三手以上资料更要有选择。你去看冠峄的吧
陌辞寒回复braincells 2023-8-13 12:55
回复
前提是你确实有能力断人钱财。
braincells回复陌辞寒 2023-8-13 12:42
回复

还是算了吧。他那里,已经是一个产业了,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何况,我也并不想推广赛斯。记得罗说过,“如果她(珍)想要的话,她可以很快变得全球闻名,但她没有做那样的选择。”

想一想,为什么珍宁愿早早离世,甚至医院治疗费都付不起。
而在美国,各色灵修“领袖”,几十年来风起云涌,正应了那句话,“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
陌辞寒回复braincells 2023-8-13 09:48
回复
不用怕被删,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陌辞寒回复braincells 2023-8-13 09:47
回复
他的某些观点我也不大喜欢。
braincells 2023-8-13 09:25
回复

关于“如实地去体验生命...”。
最近看了台湾许添盛医生的一些资料,忍不住想开个帖,十有八九是批判,怕被删。
许医生为推广赛斯做了许多工作,这些工作和成就,是值得后来人赞叹的。
但他的一些观点,我怎么觉得,南辕北辙了呢?
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00

金币

初来乍到

Rank: 1

发表于 2025-3-10 15: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CLOUDFLARE
本帖最后由 Seths 于 2025-3-10 15:35 编辑

换个角度,英语母语的人真的比非母语或看翻译版的人更理解赛斯话语内核吗,不是感受比逻辑更容易切入吗?梵文佛经比汉化版更厉害吗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QQ|手机版|赛林苑

GMT+8, 2025-4-28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