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识更多赛斯读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小沐 于 2023-8-7 19:08 编辑
摘自《灵魂永生》第八章第532、533节 王新建译 每人所需的睡眠量不同,而永远也没有药能让人完全不用睡眠,因为太多的工作都是在那个状态里完成的。不过,在两段较短的睡眠之中比在一次睡眠中能做得更有效率。 如果在睡前给自己适当的提示——保证身体完全恢复的建议,两段三小时的睡眠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足够了。在许多情形里,十小时的睡眠实际上反而是不利的,会造成心与身两者的呆滞。在这情形下,灵魂离开身体太久了,结果造成肌肉的失去弹性。 就像“少吃多餐”的确会比一天三大餐要好得多,因此睡几次短觉也比睡那么长的一觉更有效,而且还有别的好处。有意识的自己自然而然地会对它梦中的探险记得更多,而会渐渐地把这些加入自我所认为的全盘经验中。 较多、较短的睡眠,结果使有意识的贯注达到更高的顶峰,并且身心活动都有更稳定的更新。在“自己”的各区域或各层面间也比较没有那么确定的分界。结果会造成精力更经济的利用,和养分更有效的利用。你所知道的意识也会变得更有弹性、更有活力。 这不会导致意识或焦点的模糊。相反的,更大的弹性会使有意识的贯注趋于完美。在醒时与睡时的“自己”之间看起来有很大的隔阂,主要是分工的结果,两者被分得很开——分给了其中一个一大段时间而分给另一个更大段的时间。那么,它们是因为你对时间的应用而被隔开的。 事实上,有许多种不同的办法都比你们目前的要好。理想上说,一次睡五个小时你可获得最大的利益,比这再多的时间就没有那么管用了。那么那些需要更多睡眠的人可以有个两小时的小睡。对其他人则一次四小时的睡眠和两次小睡会极为有利。给了身体正确的提示,身体只要花现在一半的睡眠时间就能够恢复了。无论如何,活动八到十小时比不动八到十小时要使身体振作和有效率得多呢。 如果改变这些睡眠的模式,你会保留更多对你的主观经验的记忆,你的身体会更健康。照所订的小睡模式,一共睡六到八小时就够了。如果不是一次睡得太长的话,即使那些现在以为他们需要更多睡眠的人,都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需要呢。全部系统,肉体的、精神的与心灵的,都会获得利益。 自己之间的分界就不会那么的严格,肉体与精神的工作会轻松一些,而身体本身有固定的时间能获得休息与更新。不像现在,不管它的情况如何,它都必须至少等上十六个小时左右,才有得休息。因为其他在作梦状态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理由,改变了睡眠模式之后,身体的健康也会跟着改进。这特定的时间表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也会有帮助,一般而言对有沮丧问题的人,或那些精神不安定的人也会有帮助。 你的时间观念也会比较不那么的强烈和死板。创造能力会加快,许多人都有的失眠问题也大半能够克服——因为他们害怕的常常是在那段长的时间里,他们所认为的意识似乎被消灭了。 睡眠起来时应吃一小餐或点心。这种进食和睡眠的方法会大大地改善各种新陈代谢的毛病,也有助于精神与心灵能力的发展。因许多的理由,晚上的身体活动与白天的身体活动,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理想上来说,两种影响都需要。
例如,在夜间的某些时候,空气中的阴离子比在白天强得多或多得多;在那段时间的活动,尤其是散步或户外活动,从健康的观点上是极为有益的。 黎明前的一刻对重病人常常代表的是一个危险期。意识已经离开身体太久了,于是这样的一个回来的意识不容易应付有病的身体机制。为此之故,医院给病人药物使他们睡过整夜的做法是有害的。在许多情形下,对一个回来的意识来说,要再一次地接收病体是太辛苦了。 这种药物也常常阻止了能帮助身体复原的某些必要的“作梦周期”,于是意识变得非常的迷惑。所以,在自己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分界有些基本上是不必要的,却只是习俗与方便的结果。 许多病症其实就是由于你们的这种分界,和身体长时间的不活动,和注意力的焦点放在清醒时的实相或梦中的实相太久的关系。你正常的意识能够因为那些你睡时到其他真实场所的出游与休息而受到益处,所谓睡眠的意识也会由经常到清醒状态中游历而受到益处。 在这样做时你把你直觉的、创造的和心灵的能力,十分清爽地与你肉体的、操纵的、客观的能力分开。你认为你需要多少小时的睡眠并没有关系。睡几个短些的觉则对你要好得多,而那时你确实只需要较少的时间。最大的睡眠单位应该是在夜晚。但我再说一次,在六到八小时肉体的不活动之后,睡眠的效率会减低,而害处也开始了。 如果你不了解在睡眠期间你的意识确实真的会离开你的身体,那我所说的就毫无意义了。你的意识的确有时会回来查一查肉体的机制,而原子与细胞的简单意识——身体意识——总是与身体在一起,因此身体不是个空壳子,但当你睡着时,自己主要的具创造力的部分真的离开了身体,而且离开了一大段时间。 由你们目前的睡眠习惯,导致了一些强烈的神经质行为的例子。梦游症在某程度也与此有关。意识想回到身体,但它已被催眠了而相信不可惊醒身体。过剩的神经能量接管了,而唤起了肌肉活动,因为身体知道它已经太久不动了,再下去的话会导致严重的肌肉痉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