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39|回复: 0
收起左侧

【油管视频+讲义+附件下载】015 从“佩吉案”看存有给人格设定课题挑战

[复制链接]

特别赞助者 特别赞助者

323

主题

649

帖子

2643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3-7-29 07: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日本






015 从“佩吉案例”看存有给人格设定课题挑战(早8,第366、388节)

早8, 第388节
(丈夫: 约翰; 得重病的妻子:佩吉。写信给珍请求得到珍和赛斯的帮助)
(约翰说太太病得很重,最近⼏个星期都在住院,在与催眠治疗师会谈时并没有进⼊⾮常深沉的恍惚状态;赛斯之前曾建议佩吉去看这类专家。今晚约翰问珍,赛斯是否可以谈谈佩吉为什么会在这次的⾁体⽣命中,遵从或选择这样的⾓⾊——⼀个看来似乎没有结果或希望的⾓⾊;她患有多发性感化症)
业⼒的基本理念不是惩罚,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利⽤未曾被利⽤好的机会,填补⽆知的空⽩,透过经验以扩⼤理解,并且去做该做的事。

⾃由选择⼀直存在,⽬的始终是理解与发展,⽽不是惩罚,不是⾃我惩罚。
(中略。讲到该妻子佩吉的前两次转世,其中一世是照顾残废的女儿,女儿后来嫁人,因而老年很怨恨女儿)
出于恐惧的⼼理,这个⼈格不能也不会试图去了解这个残废⼥⼉的情况和处境,他丝毫不会从个⼈⻆度来思考内在实相。
然⽽在这⼀世中,⼈格出于本身⾃由意志,选择在不同的背景下去理解和解决前世处理得很糟糕的问题。
这⼀次这个⼈格就是约翰的太太,需要被照顾⽽不是照顾别⼈;身体上也需要依赖别⼈。这⼀次,他扮演了那个⻆⾊,完全沉浸其中。
约翰(此世的丈夫)就是将(前世的)⼥⼉带⾛的那个⼈。约翰的妻⼦爱约翰,并且在潜意识中她也看到他⼈格上的优点。过去,他怨恨夺⾛⼥⼉的那个男⼈(即此世的丈夫 约翰)。
透过⻆⾊的变换,佩吉现在洞悉了过去的失败,并确实帮助她现任丈夫变得更深思熟虑,也为本来他不会问的问题寻求答案。她正在促进他的发展,解决过去⾃⼰⼈格中严重的缺失。

约翰之所以和妻⼦相遇并开始他们的关系,原因很多。尽管存有选择了佩吉这样的疾病与境遇,但解决⽅案总是会留给个⼈⾃⼰来决定,举例来说,要完全康复、⽣病或提早死亡,存有不会事先就注定好,一般性的情境是为了对应于深度的内在参与⽽建⽴的。

这个课题是存有为⾃⼰的诸多⼈格中的一个所设下的挑战,但结果留给该个体(individual)决定。这是主要的障碍,是这个⼈格的最后⼀个主要障碍。其他的转世都得到了实现填充,但是这个⼈格过去从来就没有为⾃⼰设定过任何缺乏⼒量的角色(Other lives had been
fulfilling , but the personality had never set for itself any position in the past that was
not one of strength)。

疾病本身是次要的。⼈们本质上不会选择⼀⽣都在⽣病。为了使⼈格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活动,⼈格认为这次必须采取依赖(其他人)的立场(角色)。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在自己与更易接近的潜意识分离了,觉察到这种情况,于是透过频繁的内在交流,以⾮常有效的⽅式找到释放的出⼝,从⽽记住了过去的成功经验,且在某种程度上重新体验。梦境期间让这些活动变成极其⽣动鲜明,它们不是虚构出来的。

这些经验⾮常主观,可以使整个⼈格保持完整,⼈格知道,它⽐它⼀度选择要当的那个⾃⼰还要多。

约翰潜意识中记得过去的情况。某程度来说,这是造成⼀些负⾯情绪的原因,但是对这件事的任何⼀部分都不会感到内疚。除了该个体的存有外,没⼈知道在哪些⽅向上存在⼀些有待修正的弱点,这个存有开始形成诸多⽣命戏剧,在这些戏剧中这些弱点可以被直面。(It sets  about forming life dramas)
这⼀次他的妻⼦选择要解决⼀些课题,不想让这些课题⼀直拖下去。这是那个存有的⼀个特⾊——急躁但⼤胆,因为这种情况就代表这样的⼀种挑战。所有的弱点都更加强化,因此身体状况也变严重了。
这个存有喜欢这样⼦,⽽不愿选择⼀系列较⼩的困难。约翰也默许了这⼀点,为的是能学习忍耐和宽容,也可以这么说,约翰服⽤了⼀剂他认为适合⾃⼰的药物。
我们会在另外的一课中为你提供有关他过去转世的⼀些讯息。但是他们两个⾃⼰下定决⼼要学习同情、忍耐和宽容。因为背景的关系,他们选择不同的⽅式。他(春风注:妻子的存有)⼀⽅⾯过于⼀丝不苟,但另⼀⽅⾯⼜过于急躁,他们两⼈正在互相学习。
这样的状况让约翰的现任妻⼦,能将所需的经验缩短成⼀世的情境去深⼊探讨,⽴即去⾯对原本可能要经过多次转世才能完成的课题。
只有⼤胆和勇敢的⼈格才会想这样尝试。就⼼灵上来说(Spiritually),这两个⼈格都会受益。由于这个决定,这是约翰妻⼦的最后⼀次转世,这个⼈格接着就会得到地球存在以外的其他经验。
这位⼥⼉,原来的那位⼥⼉,现在是佩吉的⺟亲。尽管那个原生家庭很⼤,但他们对那⼀世的其他⼈都⼀⽆所知。
如果整个存有认为课题已得到充分解决,那么就会结束这⼀世的状况。但是,这⾥也与约翰有关,等约翰的存有在这份关系中,充分得到原先预期的所有好处,这位妻⼦的⼈格才会离开。
还有其他考量,这是最后⼀次轮回,⼈格可以选择并尝试部分康复。没有命中注定这回事,在⼈格本身明确决定是否结束这⼀世的状况之前,没⼈能知道(她是要死还是要生)。
⼀旦做出决定,即使是在潜意识的层⾯,那么我们也会知道。现在的答案不确定,因为尚未做出明确的决定,约翰还有其他个⼈课题,这些课题⽆论如何他都必须解决,他知道这些课题是什么。

思考与复习:
1、        我知道我这一世的人生剧本,是那个更大的我——“存有”编好的脚本大纲吗? 我还会怨天尤人、责怪别人和社会吗?
2、        我知道即使那个更大的我编好了剧本大纲,但具体怎么演,我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吗?我意识到了在此世,运用自己自由意志、做选择的责任了吗?我能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成长吗?
3、        我如果仍然抱怨他人、抱怨社会,不从每天的经历体验中总结提炼、反思学习,我是不是还需要再来更多次的转世,去面对同样的课题?(自己教自己,包教包会)
4、        案例中的约翰和佩吉成为夫妻,共同学习同情、忍耐、宽容,我大致知道我这一世主要需要什么功课吗?(观察自己当下的境况、角色,并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
5、        我是否从佩吉案看到,一个软弱多病之人,可能是一个勇敢的灵魂,勇于面对TA的弱点、课题,并且可能是最后一次转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QQ|手机版|赛林苑

GMT+8, 2025-4-28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