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074|回复: 28
收起左侧

[问答讨论] 如果说这个世界都是我的投射和创造,那么别人的苦难也是

[复制链接]

9

主题

38

帖子

10

金币

偶尔光临

Rank: 2

发表于 2023-7-15 18: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马上注册,结识更多赛斯读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如果说这个世界都是我的投射和创造,那么别人的苦难也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 收起 理由
崔胜 + 1
四十不惑的春风 + 1 精彩绝伦,值得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8

帖子

10

金币

偶尔光临

Rank: 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5 2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本帖最后由 cathy 于 2023-7-15 20:51 编辑

巴夏说其他个体意识也是存在的,别人虽然是真实,但我们也只能接触到我们所创造的别人的版本。   那么,难道说佛陀或者耶稣这样的证悟者的眼里的众生界没有苦难? 套用一种流行的说法;“佛陀或者J兄看别人都是纯洁无暇的 都是佛

点评

你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别人虽然是真实,但我们也只能接触到我们所创造的别人的版本。 在赛斯资料里,赛斯详细描述了我们的投射怎样创造了我们的世界而我们很难看到其他人创造的世界。 他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当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6 10:04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649

帖子

2643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3-7-16 09: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同样的苦难,在每个人的体验中,版本都不同。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建构的实相中。所以别人的苦难,其亲身体验,与我们旁观,其版本是很不一样的。但各自创造了自己的版本。

【每个人都 纯善无恶】,这个想法是好的,积极的,可以吸引更多美好的人事物。

不过虚拟游戏,其体验感也是真实的,恐怕不是简单的【每个人都 纯善无恶】一句话足以安慰得了的。

赛斯说:对于不太同频的人,离的稍微远一点,在远处稍微祝福TA一下。
赛斯一直是很务实,并没有说很高大尚的话。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81

帖子

1549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23-7-16 1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athy 发表于 2023-7-15 20:36
巴夏说其他个体意识也是存在的,别人虽然是真实,但我们也只能接触到我们所创造的别人的版本。   那么,难 ...

你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别人虽然是真实,但我们也只能接触到我们所创造的别人的版本。


在赛斯资料里,赛斯详细描述了我们的投射怎样创造了我们的世界而我们很难看到其他人创造的世界。
他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当马克创造他自己的影像时,你似乎看到了他的影像,但你并没有看到它。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在这个房间里有三个完全不同的马克。


这篇文章值得看看: 早期课068(二)| 暗示,藏在每一个建构的背后 (qq.com)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8

帖子

10

金币

偶尔光临

Rank: 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17: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崔胜 发表于 2023-7-16 10:04
你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别人虽然是真实,但我们也只能接触到我们所创造的别人的版本。

谢谢伙伴分享的资料。 我觉得这篇主要是论述每个人视角的物质世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而我更想进一步弄清楚的是人与人之间 每个意识个体之间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在意识、情绪上互相影响的机制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8

帖子

10

金币

偶尔光临

Rank: 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1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四十不惑的春风 发表于 2023-7-16 09:24
同样的苦难,在每个人的体验中,版本都不同。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建构的实相中。所以别人的苦难,其亲身体 ...

我认为佛陀等证悟的人之所以说看别人都是佛都是纯洁无暇的,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因为他们已经跳出了善恶二元对立的困境,他们明白 所有众生都是解脱的都是自由的完美的。。。对于活在线性时间和二元对立里的我们 ,这个说法简直可以当作象征和隐喻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649

帖子

2643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3-7-16 18: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cathy 发表于 2023-7-16 17:38
我认为佛陀等证悟的人之所以说看别人都是佛都是纯洁无暇的,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因为他们已 ...

谢谢分享。我觉得 我们讨论赛斯资料时,可以就赛斯资料本身(原文)进行深入讨论,尽量不用其他体系来理解赛斯资料,因为这样容易造成混乱,反而搞清楚赛斯资料的本意了。
收起回复
djjremix 2024-10-10 16:14
回复
是的 赛斯已经够接近我们了 没必要 用 儒 道 佛 去理解赛斯 读一遍不懂 放下来 过段时间在读 赛斯的书不是要你全部读懂 有时候云云一课 最打动你的那句 你最响应的那句 就可以了 每次读都不一样的 你自身环境也不一样 赛斯每一节课 都留有缝隙让你 直达 赛斯哲学的核心 当你顺序读完几年 之后 来个随机读 往往 惊喜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8

帖子

10

金币

偶尔光临

Rank: 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2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四十不惑的春风 发表于 2023-7-16 18:04
谢谢分享。我觉得 我们讨论赛斯资料时,可以就赛斯资料本身(原文)进行深入讨论,尽量不用其他体系来理 ...

也不是什么体系,就是常识吧  不是经常有说  看所有的人都是佛的时候才是真的修证到家了,诸如此类,     另外 线性时间和二元对立都是赛斯资料里的重要内容啊
收起回复
edobAy 2024-11-21 17:27
回复
认同你的看法,只埋头在一个理论中固然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如果可以结合其他人类社会中广为传播的理论和概念对照学习的话,往往会有aha体验,一通百通,把儒释道圣经的某些部分一下子顿悟,其实,感觉赛斯的很多说法也不过是换了一个词汇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81

帖子

1549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23-7-18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崔胜 于 2023-7-29 09:29 编辑

你发起的这个讨论非常有意义。

下面的一个例子,可以解释我们怎么“创造”了别人的困境:


赛斯说:如果某甲处于失望期,那是因为他已经成为自己和其他人负面暗示的牺牲品。
假设你现在看到他,心想他看起来很悲惨——或者他是个无可救药的酒鬼——那么你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他潜意识确实会收到这些暗示,在这种精神脆弱的情况下,他就会接受这些暗示并付诸行动。

反过来说,如果在相同的状态下你想到他,但是你停下来,温柔地对自己说:他现在开始觉得好一点了——或是他只是一时酗酒——这时的确会燃起希望,而你也已协助了他,因为这些暗示在心电感应层面上,至少代表少量的弹药,帮助他击退沮丧绝望。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如果我越过别人的困难状况,把别人看成佛,那么我真的是在帮助他。
反省一下在家庭关系中,多少次我在心中或语言上贬低孩子、看不起父母、觉得伴侣愚蠢,而他们为了配合我(让我体验高大上),自己变成了我认为他们所是的样子!

当然,对方的困难可以是我们造成的,也可以不是我们造成的。
更详细的,请读下文吧。


赛斯说:

听好:你必须明白一件事,心电感应会在潜意识层面不断运作。
如果你不断期望某人以某种方式行事,那么你就会经常向他发送这样做的心电感应暗示,每个人都会对暗示做出反应。
接着,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对方会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自己收到的群体暗示(mass suggestions)而采取行动。

这些群体暗示,不仅包括其他人给他的口头和心电感应暗示,也包括他醒时或梦中给自己的那些暗示。
如果某甲处于失望期,那是因为他已经成为自己和其他人负面暗示的牺牲品。
假设你现在看到他,心想他看起来很悲惨——或者他是个无可救药的酒鬼——那么你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他潜意识确实会收到这些暗示,在这种精神脆弱的情况下,他就会接受这些暗示并付诸行动。

反过来说,如果在相同的状态下你想到他,但是你停下来,温柔地对自己说:他现在开始觉得好一点了——或是他只是一时酗酒——这时的确会燃起希望,而你也已协助了他,因为这些暗示在心电感应层面上,至少代表少量的弹药,帮助他击退沮丧绝望。

显然,你可以透过多种方法塑造自己的境遇,保护自己免于受到自己及别人给予的负面暗示。你必须马上消除负面的想法或画面,然后以相反的念头来取代。

你一直在检视别人,而不是检视自己。
你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是把你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看法具体化;不一定是你真正的自己。
举例来说:如果别人看起来好像是要骗你的样子,那是因为你欺骗了自己,并将它向外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的结果。

这些只是现在举出的例子。假如一个人在物质世界中只看到邪恶与孤寂,那是因为他沉溺于邪恶和孤寂,并将它们向外投射,而且都不去看其他的一切。如果想知道你对自己的看法,那么问问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就会找到答案。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潜意识的基础上。
再举另一个例子:一个非常勤劳的人会认为大多数人都很懒惰、没出息。
没有人会想到要称自己为懒惰或没出息,不过这或许正是他潜意识中对自己的看法,他不停驱策自己来跟它对抗,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他错误的自我意象(self-image)确实是错的。
没有了解到他对自己的基本看法,也没有认出是他自己向外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的这个事实。

出自早期课第340节  养成只对建设性的暗示起反应

Now: you must understand, for one thing, that telepathy operates constantly at a subconscious level. If you continually expect any individual to behave in a particular manner, then you are constantly sending him telepathic suggestions that he will do so. Every individual reacts to suggestion. According then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existing at the time, such an individual will to some extent or another act according the mass suggestions he has received.



These mass suggestions include not only those given to him by others, both verbally and telepathically, but also those suggestions that he has given to himself while in the waking or dream states. If individual A is in a period of despondency, then this is because he has already become prey to negative suggestions of his own and others. If now you see him and think that he looks miserable—or that he is an incurable drunk—then indeed these suggestions are picked up by him subconsciously though you have not spoken a word, and in his already weakened condition, they will be accepted and acted upon.


If, on the other hand, thinking of him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you stop yourself and say gently to yourself : he will begin to feel better now—or his drinking is temporary—and there is indeed hope here, then you have given him aid, for the suggestions will at least represent some small telepathic ammunition to fight off the war of despondency.


There are obviously ways in which you can mold your own conditions, protect yourself from your own negative suggestions and those given to you by others. You must immediately erase a negative thought or picture by replacing it with its opposite.


You have been examining others, rather than examining the self. What you see of others i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what you think, subconsciously, that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what you are. For example: if others seem deceitful to you it is because you deceive yourself and then project this outward onto others.


These are simply examples now. If an individual sees only evil and desolation in the physical world, it is because he is obsessed with evil and desolation and projects them outward and closes his eyes to all else. If you want to know what you think of yourself, then ask yourself what you think of others, and you will find your answer.


This is, of course, on a subconscious basis. Another example only: a very industrious individual thinks the majority of mankind are lazy and good for nothing. No one would ever think of calling him lazy or good for nothing, yet this may be precisely his own subconscious picture of himself, against which he drives himself incessantly, all in an effort to prove that his erroneous self image is, indeed, wrong. And all without realizing his basic concept of himself and without recognizing the fact that he projects it outward onto others.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81

帖子

1549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23-7-18 11: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崔胜 于 2023-7-19 19:19 编辑

之所以说你发起的这个讨论非常有意义,就是因为投射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



下面又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赛斯说:


当你瞧不起广大的群众时,当你认为他们是没有创造力、愚蠢、无聊、无可救药的混蛋时,他们都知道——这一切都在你的作品里。
……
当你也能从他人身上看到喜悦和活力,并在艺术中创造出来时,那么人们也会认出那些态度和信念,并作出反应,他们会靠近你。
……
如果你的愤怒是针对他人的,他们就会避之唯恐不及。当你想要人家买你在画廊的作品时,如果你提前就认为他眼力不够好,头脑不够聪明,不会一看就认出是好作品;或者你认为他根本就是蠢货,创造之光不会照到他,那么他就会接收到你的心态,而跟你作对。如果你认为他会不诚实或找你的茬儿,那么你就会引发他身上的此类特质,而他对别人可能不会如此表现你甚至可能助长他从未表露过的倾向。


如果你从个体的角度思考,带着你对自身存在的爱,去接近每一个个体,把他们看作是和你一样不完美的人,那么你就给别人留了余地,也给自己留了反应的余地。



来源:
【悦听赛斯】走出信念的泥沼——赛斯对一位穷画家的个案分析 (qq.com)


还有下一个回复贴

点评

精彩绝伦,值得学习!: 5.0 启发深刻,博人眼球!: 5.0
精彩绝伦,值得学习!: 5 启发深刻,博人眼球!: 5
  发表于 2023-10-8 15:32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QQ|手机版|赛林苑

GMT+8, 2025-4-28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