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07|回复: 7
收起左侧

通过感受大自然,瞥见“一切万有”壮丽的整体原创性丨罗的注

[复制链接]

特别赞助者 特别赞助者

323

主题

649

帖子

2643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3-7-14 07: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日本

马上注册,结识更多赛斯读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录自《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第872节,王季庆 译

本文摘录的所有文字,都不是赛斯所说,而是罗的注:

【通过野雁,我想让珍和我的活动与⼤⾃然⽽⾮科技产⽣关联,因为在⾃然⾥,我感觉到⼀种伟⼤、崇⾼、终极的平静与创造性,这远不是科技能带给我们的。
Through the geese Iwant to associate Jane’s and my activities withnature rather than technology,I sense a great, sublime, ultimate peacefulness and creativity that far surpasses technology,can we but ever manage to approach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nature really means forus physical creatures.

我们永远也⽆法了解⼤⾃然对我们这些⾁体⽣物的真正意义。对我⽽⾔,姑且不问“⼀切万有”所体现的壮丽的整体原创性,⼤⾃然也是⼀个基本的物质环境,由所有“活⽣⽣的”物种共同创造,并在大自然之内着操纵物质环境。
To me, without getting into questions about the magnificent overall originality embodied in All That Is, nature is the basic physical environment which all“living”species jointly create and manipulate within.

⽽我试图个⼈性、象征性地去捕捉⼀点⼤⾃然的终极神秘,就表现在我对野雁⼀年两度⻜翔的赞叹上。(我⽆法想到⼀个更好的⽅式来结束《赛斯书:个⼈与群体事件的本质》。)
And my personal, symbolic way of trying tograsp a bit of nature’s ultimate mystery lies inmy admiration for the twice-yearly flights ofthe geese. (I can’t think of a better way to bring MassEvents to an end.) 】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2

帖子

67

金币

常驻坛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8-13 08: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在“他们仨”中,罗 的注释有时更接地气,是一份独特的补充。甚至于我,是点睛之笔。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课上,赛斯将约瑟视为三方重要一员的原因吧。

比如说,这个注释中,罗关于感受大自然,这无来由地插入。却突然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

“当,你教一个小孩子给一只小鸟命名,说,那是一只‘鸟’时,那个孩子,就再也不会看到鸟了。

他们将会看到的就只是那个叫做"鸟"的词语,他们将会看到和感觉到的只是那个词语。

当他们仰望天空,看到一只陌生的长有翅膀的生灵在飞翔时,他们将会忘记其中有着多么伟大的奥秘,他们将忘记他们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他们将忘记那个在天空中飞翔的东西是超越任何词语的,那是无限生命的一个表达。那飞越天空的实际上是一个如此非凡的奇迹般的事物。

但是,一旦我们给它命名,我们就以为我们知道了它是什么。我们看见了"鸟",我们就已经给它打了折扣。

"鸟"、"猫"、“狗"、"人"、“杯子"、“椅子"、“房子"、"森林"——所有这些东西,都被赋予了名字,而一旦我们给它们命名,这一切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它们天性中的活力。

当然,我们人类需要给这些东西命名,并在它们周围形成一些概念,这样社会才能正常运作。但是,如果我们开始对这些名称,以及我们为其附加创造的概念信以为真,那我们就开始进入观念世界的催眠之旅中了。”
收起回复
braincells回复四十不惑的春风 2023-8-14 11:44
回复


对于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人只看到“嬉皮士”们疯狂的一面,却不知道,在那个时代刚开始的时候,比基尼也才刚发明,而穿上它去海滩,则是有可能被道德警察罚款的。——所以,那也是一个主流文化非常保守的时代。

而NEW AGE运动 ,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打破了社会的禁锢,并开创了文明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新时代思想虽然有种种不足,滋生邪教领袖、让人躺平不思进取等等,等等,但它的正面作用,同样也是不容否定的。

为什么呢,在此我想引用一位思想家的话,做一个引子。

“在东海岸、英国、德国和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些地方不会鼓励不同的想法,而60年代西海岸的那种无政府状态,是最适合想象一个不曾存在的新世界的……”

“那些发明了21世纪的人,(指计算机技术等),都是一些抽大麻、穿凉鞋的嬉皮士,跟史蒂夫乔布斯一样,是来自西海岸的嬉皮士,因为他们的看法,是如此与众不同。”

如果你深入了解过苹果公司,你一定也听过乔布斯的这句话——“我在一个神奇的时代长大,我的意识是由禅道产生的,还有LSD。LSD会向你展示硬币还有另外一面,硬币用久了以后你会忘记那另外一面,但你会知道它依然存在。
LSD告诉了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创造伟大的东西,而不是赚钱,尽我所能地,去把一些东西放入历史的河流和人类的意识中。”




————再次致敬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些伟大的人!
braincells回复四十不惑的春风 2023-8-14 11:21
回复
关于胡女士,忍不住多说一点。

如果一个出生中国的人,传统文化深厚的话,其实,并不会觉得赛斯的观点,有太多的原创性。

有空的话,我开个帖子说。这里随手举两个例子,

比如,《向往健康之道》中的主题,在《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中,就有类似表达,“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通行版本)。

又比如,关于梦境与真实,在《庄子南华经第二 齐物论》的结尾,“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好一个”此之谓物化”此之谓物化

同学们,这可是流传千载、传承有序的古人作品啊。 你能想像,赛斯的作品在三千年后的模样?

唉,我想不出。因为,那些没能超越老庄的书,都慢慢消失了。

赛斯书的命运,我,也不知道。
braincells回复四十不惑的春风 2023-8-14 11:08
回复
呃………事实上,这一段是来自克里希那穆提,5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中的翻译原文。

你的话,让我想到胡茵梦女士的传奇经历,如果她当年没有早早出国,是不是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对于NEW AGE运动,还将持续多少年,我不确定。

但我知道,它在60~70年代达到高潮之前,却有人在100多年前已经开始努力做铺垫了,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神智学会和瑜伽师尤加南达等重要人物,也出现了Edgar Cayce 这样的可参考对比的前例,而藏地喇嘛们的到来,则是赶了个巧...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众人的合力,没有前人对大众思想的铺垫,赛斯的书籍,能有出版、流播的机会。甚至在70年代,在出版界,
这些灵性书都是极少的非主流,是归类于流行文化而非严肃图书的。因此你可以理解为什么8090年代新时代短暂退潮时,赛斯书也曾经停止发行。


另外,听说过史威登堡这个人吗? 我觉得,之所以赛斯资料进入了耶鲁大学保管,应该是参考了历史上Emanuel Swedenborg这样的大人物的身后事,如果耶鲁能严格保管以久远流传,也不枉赛斯他们仨的一番苦心。

唉,怎么说呢,有时候想一想,是“天机不可泄”吧。
四十不惑的春风 2023-8-13 16:31 手机端发布
回复
这好像就是赛斯说的呀。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2

帖子

67

金币

常驻坛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8-14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来自那个时代的惊鸿一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收起回复
braincells 2023-8-14 12:09
回复

“不管你是不是准备好了,计算机都正在普及。这是一个好消息,也许是自迷幻药诞生以来最好的消息。搞计算机科学的有一半是快乐丧尸,而如今其他的反文化运动都式微了,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Deadheads乐队Stuld Bra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QQ|手机版|赛林苑

GMT+8, 2025-4-28 19: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